全澳咨询热线:1300 039 646
新闻资讯 News  所在位置:首页 新闻资讯 留学咨询

《中国式教育》热播后,BBC女主持称发现7个中国秘密,引爆网络。

2015.08.31

继续《中国式教育》后,BBC近日播出的另外一部中国主题的纪录片《中国的秘密》,并再度引发热议。

 

《嘉人》英文版网站近日采访了波特,她总结了7个令她印象深刻的“中国秘密”。

 

中国与英国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,中国人倾向于服从权威

中国的管教学校并不像她想象得那么糟,管教方式比较温和,她认为,管教的成功率应该不错,对许多人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中国的青少年不和“错的人”交往,她不确定,“如果不犯错,是否有利于个人成长”。

在中国,婚姻是“严肃的事情”。波特在中国参加了一个大型相亲会,“毫无情趣可言”,许多参加者是父母。

对中国女孩而言,双眼皮比隆胸重要。

中国人热衷于电子游戏。

中国虽然有许多“可怕”的食物,比如蜘蛛和驴肉,但新鲜美味的美食确实多,在英国只能吃到广东风味的中餐。

 

综合媒体8月29日报道,继纪录片《中国式教育》(第一集、第二集、第三集)引发热议之后,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三台(BBC3)又于近日推出了系列纪录片——《中国的秘密》,在带领英国观众一探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同时,BBC总结了他们眼里的中国人的主流价值取向:财富、服从和婚姻。

 

《中国的秘密》总共3集,25日播出了第一集。影片中,BBC节目女主持人比利·波特(Billie JD Porter)走访了中国的戒网瘾学校、普通学校、网吧等地,探究中国人为什么“听话”,为何“网瘾大”,是不是“因为生活压力大逃避现实”等问题。许多中国网民表示,BBC又在“黑”中国,“带着结论来中国”,“主观色彩太浓”。

 

在题为《适者生存》的纪录片第一集中,主持人围观了青年军事训练营,又在北京毛泽东主题餐厅里吃了一顿革命色彩浓重的饭,而在第一集的最后,BBC还找了两个香港人来谈“占中”问题。

 

不过,在观察人士看来,BBC的这样一部记录片首集几乎所有的采访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:电子竞技类网络游戏让中国孩子玩物丧志。而BBC甚至将孩子们爱玩游戏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社会压力太大,他们必须通过游戏的途径来逃离现实。

 

另外,在谈及中国人为什么“那么听话”,为何习惯于“尊重权威”时,BBC挖空了心思找理由,竟跟毛主席扯上了关系。

 

今年8月BBC播出的纪录片《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? Chinese School》(中译文:《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?中国式教学》),讲述5位中国中学老师在英国中学教授50名学生一个月的教学实验。

 

当事教师及部分教育专家均认为,中英教育的冲突色彩被纪录片有选择性地放大了,实际差异并没有那么大。南方日报展开的网络调查显示,中国网友对于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支持度也较为均衡,31%的网友认为中式教育明显优于英式教育,28%的网友认为相反。

 

BBC官方称,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是为了直观地表现中英教育的差距,比较中英教学方式的成效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在学业上,英国学生成绩与亚洲学生相比落后三年,特别是在数学上。因此,BBC携手英国博亨特学校,共同打造了一次教育实验,并拍成纪录片展示出来。

 

 

网友如何评价BBC今年播出的纪录片《中国式教育》?

 

【网友】

 

我是BBC纪录片中的邹老师(教数学的男老师)的学生。我就读于杭外剑桥高中,一个中西方教育模式交融的地方。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模式。

 

我们学习A-Level课程,位置分布是一组五六个同学。邹老师,同Simon,同塞萌(一听就是一个很萌很好的老师),教学质量非常高。每每他先用旧的知识点引出新的知识点,同时教我们同学思考,用创意的方法理解与解答新的知识点。这里会有一场很激烈的小组讨论,一部分同学争执不下,一部分同学埋头苦算。

 

直到Simon公布了他认为最好的解法,大伙儿恍然大悟,深深感觉自己被塞萌或者被数学耍了。偶尔会有同学想出比课本,比塞萌更好的方法。塞萌两眼放光,慢满是讚许:“BigHand to……” 掌声响起,为同学,为塞萌,为数学。

 

【网友】

 

我也是BBC纪录片中的邹老师(教数学的男老师)的学生,之前读于杭外剑桥高中,现在在牛津大学读书。昨天在b站看完了这部片子,又听到了Simon萌萌的英语也是觉得很有意思。我觉得这部片子可以从很多角度看吧,也算是讲讲我个人的感受。

 

首先我觉得我绝对属于,在中国学校而更像片中英国学生的类型。高二一年翘课178节,然后被校长通报批评了(不要问我为什么没有被开除。。)。上化学课的时候看杂志被老师缴了3次然后不让我上课。。反正我觉得老师也是挺爆炸的。所以所谓中国学生就是比较听话认真听课我个人表示无法信服。

 

另一方面,英国的私立学校纪律管理非常严格也是在英国的人都懂的。基本上不服管一两次就是关禁闭,多了就是开除,不可能有学生在课堂上这样闹事。

 

所以这部片子的倾向性也是明显的,就是警示英国人公立教育的问题。

 

【网友】

 

录制的学校是公立中学,其自由散漫环境,英国自己人都看不下去。个人经历来讲:1,我在私立中学上学时,我校老师就对当地公立中学的校风各种嗤之以鼻。2,15年大选时有幸旁观当地的选举,家长也对本地公立高中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示担忧,希望政府有所措施。

 

相比之下,我所在的私立中学算是当地比较有声望的。虽然学校教学质量确实排不上,但因其历史悠久,多少还是有点儿口碑。不仅如此,这还是一个教会学校,所以校风极其严格,一日三次点名。有任何不当行为,便会立即Suspend,三次之后直接退学没有任何商量余地,一年少说也有两三例被退学转学。大概是由于严谨的校风,我倒是根本没见过任何对老师不尊重的现象,而课上我们亦是以抄笔记为主。我妈还曾笑话我学校太过古板。

 

以上两点应该可以说明这部片子中的学校没有普遍性,所以我们并不能以偏概全。

 

【网友】

 

基本就是英国版变形计。英国人也是在故意装傻,他们不是不知道本国的贵族私立学校管理有多严格,而论南外在中国,也是最顶级的高中了。本来就该拿哈罗公学的课堂跟南外的比,恐怕谁更严格要倒过来。

 

BBC绝对不是不知道那些私立高中的精英教育。所以这节目是在一本正经的装瞎比较。根本就错位比较,所以从中得出的结论没有任何意义。(用哈罗公学跟国内中专普通高中比一个意思,中专普高那可比电视上的这所英国公立高中乱多了)

 

对于BBC这部纪录片引发的争议,英国官方没有做出更多回应。英国文化部负责文化外交事务的官员尼克尔4日对媒体说,无论怎样的争议出现,英中两国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解,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。他认为,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还有很多,因此外界也不必盯着这一部纪录片不放。